草莓生理性病害總概
冬季草莓種植不易,除了低溫寡照病害多外,生理性病害更是果農看得到的痛,如何判斷哪些是缺素問題?如何針對性的補充這些中微量元素呢?
1、草莓缺鈣
● 根系短,毛根少,不發達,影響長勢;
● 草莓的新葉,造成葉片頂端皺縮,葉尖焦枯;
● 花萼焦枯、花蕾變褐;
● 幼果期易發生硬果,成熟期表現為果實發軟,果實重量降低,易感染灰霉病。
鈣肥的補充,需要選擇制劑化螯合鈣,從根部沖施和葉面噴施雙管齊下。移栽后沖施微補根力鈣(←點擊查看)(含鈣),根系發達,促根提苗;連續開花坐果期沖施,苗壯果靚產量高;而葉面補鈣需要從幼果期開始連續噴施微補蓋力(←點擊查看)(含鈣), 給果實補鈣,果實硬度好,口感甜脆,保鮮期長。
2、草莓缺鎂
● 很初上部葉片邊緣黃化和變褐枯焦,進而葉脈間褪綠并出現暗褐色斑點,部分斑點發展為壞死斑;
● 光合作用差,影響果實膨大,口感差;
一般在沙質地栽培草莓或氮肥、鉀肥施用過多時易出現缺鎂癥。缺鎂應該提早預防,可以通過沖施微補沖力鎂(←點擊查看)(含鎂,鋅),葉面噴施微補碧力(←點擊查看)(含鎂,鋅),及時補充鎂鋅鐵硼銅等中微量元素,促進葉片翠綠,預防各種缺素黃葉早衰。
3、草莓缺硼
● 幼齡葉片出現皺縮和葉焦,葉片邊緣呈黃色,生長點受傷害;
● 老葉的葉脈會失綠或葉片向上卷曲;
● 花小,授粉和結實率低,果實畸形或呈瘤狀、果小種子多、果品質量差;
一般土壤干旱時易發生缺硼癥,因此適時澆水,保持土壤濕潤。因為硼鋅是生殖元素,對開花坐果非常重要,而草莓又是連續開花坐果作物,對硼鋅的需求量更高,因此需要持續補充。建議從苗期花芽分化期開始連續噴施微補花力(←點擊查看)/微補硼力(←點擊查看),每批花噴2-3次,補硼補鋅,提高開花質量,坐果率高。
4、草莓缺鐵
● 很初幼葉黃化、失綠,隨黃化程度加重而變白,發白的葉片上出現褐色污斑。
● 根系生長弱,植株生長不良。
● 嚴重缺鐵時,新長出的小葉變白,葉緣壞死或小葉黃化,僅葉脈綠色,葉緣和葉脈間變褐壞死。
缺鐵一般多發生于石灰性或堿性土壤,但隨著大棚施肥增加,排水不暢等原因,土壤鹽堿化加劇,因此施足有機肥,調理土壤酸堿度,及時排水,保持土壤濕潤對預防缺鐵很重要。同時根部沖施或葉面噴施微補鐵力(←點擊查看)(含鐵),制劑化有機螯合鐵肥,及時補鐵,促進葉片翠綠,酸性、堿性土壤都可有效沖施。注意不要在開花期和坐果后及轉色期噴施,此時可以通過沖施補鐵。